通过“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方式装船发往国外
常州物流公司 发布时间:2023/11/1 点击数: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年来,海关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开展监管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值4.98万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外贸增速4.8个百分点,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8.4%。
近日,17.4吨不锈钢丝自山东内陆城市枣庄通过铁路运至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前湾港码头,通过“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方式装船发往国外。
黄岛口岸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出海口之一。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充分发挥口岸区位优势,创新“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模式,支持内陆港建设,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在该模式下,企业每票货物通关时间由20小时缩短为3小时,与公路运输相比,境内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海关总署积极推动海关监管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各自贸试验区海关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工作,不断提升创新举措的“含金量”。
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黄岛海关成立12个业务专家组、6个改革攻坚小组,全力开展集成创新研究。4年来,黄岛海关累计推出自贸创新实践案例28项,16项创新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5项创新举措在海关总署备案。
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珠海横琴片区的主管海关,拱北海关所属横琴海关不断优化监管服务,加速推动琴澳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服务琴澳协同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横琴口岸验放进出境旅客超1150万人次,进出境车辆超140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111%、79%。
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海关先后推出44项自贸创新成果,其中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21项在四川全省复制推广。
大连海关推出“云签发”“云眼查”“云企通”等云系列创新,打造以自贸试验区创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优质品牌。目前,已通过“云签发”平台累计签发证单21万余份,涉及输往194个国家(地区)的23大类证单,覆盖出口货物90%以上的签证业务。
“出口旺季,我们每个月要申报近70批木门,使用‘云签发’后,只需要在网上填好相关资料,不用再到现场办理,既节省了交通成本,又缩短了出证时间,让我们的生产、出库计划更加灵活。”大连盛友门业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李荣说。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年出口额接近3亿元,出口至欧洲、东盟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