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常州物流公司 发布时间:2020/5/24 点击数:
国内“新基建”蓬勃兴起,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各项新技术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数字技术同样可以赋能环保事业,推动建筑垃圾再利用,从而建立“无废城市”。罗鹏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以数字技术驱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为先导的“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近年来,数字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可通过数字技术驱动资源智能平衡、有效利用;搭建建筑垃圾产、运、消、交易等在线平台,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产业的全面升级。”罗鹏谈到。
随着我国主要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有望逐步提升;而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仍然松散,大部分建筑垃圾无法转成资源,既严重污染环境、占用大量土地,本身又是一种资源浪费。罗鹏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可有效减少土地占用,为城市发展释放空间,创造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很高,并形成了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在这份建议书中,罗鹏提出了“加快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全程管理”、“制定统一技术标准,扩大市场应用”、“放松政府管制,鼓励多种市场主体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在回答记者“目前加快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最大的阻碍”等问题时,罗鹏谈到,建筑垃圾本质上应该属于国有资产,目前最大的障碍在于并无法律保护。建筑垃圾乱挖盗采、乱挖乱放是一种违规行为,他建议应该尽快定性,明确保护。
罗鹏还认为,政府应该用市场化的方式向社会招标,应该允许那些有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参与到建筑垃圾的整体资源化利用中,而不能仅仅靠原有的那些传统运输公司来解决,也是解决不了的。
从技术角度,数字技术助推“无废城市”真正落地,目前是否成熟,还有哪些路需要打通?罗鹏指出,核心是把最基本的数据进行联通,然后用车联网、物联网技术把相关数据整合在一起。总体认为落地的技术本身是完全成熟的,但是基于应用场景的数据打通还差得很远,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建议全部实现需要多久?罗鹏预测三到五年。“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挺漫长的过程,因为也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怎样去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和产业价值的凸显,一方面要平衡各方综合利益,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网络货运平台:勿贪大求全
今年是网络货运元年,包括《网络货运管理办法》在内的落地型政策颁布实施,《网络货运平台服务能力评估指标》团体标准也已推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加持下,除了原来的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传统的物流企业也在纷纷上马网络货运。
对此,罗鹏认为网络货运给了所有传统物流企业扩展自己企业网络、通过网络来扩展业务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也给传统物流企业提出忠告:“不是人人都能建平台的,平台型企业怎么样去借助一些现在已经成熟的大平台,通过这些大平台的赋能,在自己内部去建立一个为业务服务的网络货运平台是关键,不在于今天贪大求全,而在于利用已经有的数字化技术为业务服务。”